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夏庆利为外院学生讲授形势与政策课

发布者:外国语学院办公室发布时间:2024-11-14浏览次数:10

20241113日下午,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夏庆利利用学习通,通过翻转课堂,以小组讨论的形式为外国语学院24级学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形势与政策课,主题为“下好区域协调发展这盘棋”。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班子成员参与听课。

课堂伊始,夏庆利以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开启了本次课程:“为什么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这一问题迅速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大家开始积极思考并小声讨论起来,并以小组的形式在学习通上给出了答案。夏庆利在解析和综合同学们答案的基础上,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的角度具体深入阐述了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他指出,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在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果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善,不仅会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还会加剧地区之间的矛盾,进而阻碍整个国家的发展进程。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区域协调发展有助于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战略支撑。

接着,夏庆利又引导学生就“我国实施了哪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问题开展了讨论。基于学生讨论的结果,他详细介绍了我国实施的一系列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包括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同时,他还详细阐述了我国几大区域发展战略,如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他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例,讲述了如何通过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加强京津冀三地在产业、交通、生态等方面的协同合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区域的共同发展。

最后,同学们围绕“你的家乡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感受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问题进行讨论。大家纷纷表示深刻感受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给家乡带来的全方位、深层次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为家乡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次形势与政策课通过翻转课堂的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中深入了解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意义和战略举措,同时也增进了同学们对家乡发展变化的认识和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