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系组织“第九届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专题学习和研讨活动

发布者:外国语学院办公室发布时间:2025-04-22浏览次数:10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高等外语教育改革精神,进一步加强我院英语师范专业的内涵建设,英语系积极组织专任教师深入学习第九届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的精神,并于417日在致远楼818教室开展了专题研讨活动。此次活动由系主任张慧芳主持,系部教师全程参与。

活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学习阶段(322日至4月初),英语系教师通过线上直播及回看形式,系统学习了论坛的主旨报告、教指委论坛和专题论坛等内容,深入思考了教育部领导及外语教育、数字教育等领域的专家学者所提出的推动外语教育改革、深化“三进”工作、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加快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建设性意见。

第二阶段为研讨阶段(417日),教师们结合论坛精神与自身教学实践,就人才培养和专业内涵建设展开了深入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英语师范专业作为培养未来英语教育人才的重要阵地,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提升专业内涵和人才培养质量。

在课程设置方面,教师们一致认为应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汪艳老师结合自身的演讲课程,提出将当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内容融入教材与课堂教学中,并设计了“孔子与柏拉图隔空对话”等情景,进一步丰富课程思政的元素,提升学生的使命感。与会教师还指出,课程体系需进一步优化,增加跨学科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重,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实践能力。蔡红梅老师建议优化师范生见习和研习课程,切实增强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童彦老师建议删减学生评价较低的课程,增设更符合学生需求的课程,从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吴珊老师和占晓燕老师则提出开设《英语教育与文化传播》《跨文化交际与国际教育》等跨学科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在教学方法创新方面,教师们探讨了如何利用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手段打造智慧课堂,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大家提出了采用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方法,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刘慧芳老师分享了组织学生制作黄冈旅游景区英文手册的项目式学习案例。於银梅老师则分享了如何运用线上线下教学平台和混合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实践经验。李丽老师建议以“理解当代中国”短视频比赛为载体,鼓励学生运用智能技术开展“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的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师资队伍建设也是此次研讨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们认为,必须加强教师的专业发展,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提升教学和科研水平;同时,建议引进具有丰富教育实践经验和行业背景的优秀人才,充实师资队伍,优化师资结构。

在总结发言中,张慧芳强调,此次学习与研讨第九届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精神,为师范英语专业的内涵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全系教师要以此次研讨为契机,将论坛精神切实落实到日常教学与科研工作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英语教育人才,为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做出更大贡献。

审核人:陈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