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推进教学监控与质量评价工作,切实助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确保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整改工作落地见效,11月10日上午,校文科督导组沈嘉达教授、刘清教授、王德志教授、童保红教授、周一萍教授、刘亚玲教授、童彦教授等督导专家一行深入外国语学院开展听课、评课与教学指导工作。外国语学院院长岑海兵教授全程陪同。


按照教学安排,督导专家分别在第一、第二节走进博学楼419教室和210教室,听取了张卫婷老师讲授的“中国文化概要”课程与熊晶晶老师讲授的“大学外语”课程。两位教师课前认真备课,现场教学组织有序,学生参与积极,展现了良好的课堂氛围与教学效果。

听课结束后,督导组与任课教师及学院相关负责人进行了集中评课交流。现场督导专家逐一点评了两位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肯定其教学准备充分、课程内容扎实,教学风格富有特色。
在充分肯定的同时,督导专家也结合课堂观察,对提升教学质量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一是进一步规范说课与教学设计流程。教师应基于课程教学大纲、教材与学情科学设定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难点,注重教学过程的完整性与创新性,说课环节要逻辑清晰、导入有启发、反思有深度。二是推动AI手段与智慧教育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应贯穿课前、课中、课后各环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深入思考,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OBE理念,避免教学流于表面化或形式化。三是注重“三维目标”统筹实现。课堂教学要有意识地整合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思政育人目标,防止单一强调知识灌输,真正提升教学的综合育人功能。
院长岑海兵在交流发言中对督导专家的到来与指导表示感谢。他表示,督导组的意见中肯、指导具体,为学院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了重要参考。下一阶段,学院将聚焦四个方面持续改进:一是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推动集体备课与教学研讨制度化、常态化;二是深化“课堂教学大练兵”活动,切实提升教师教学基本功与课堂实效;三是积极顺应数智时代发展趋势,探索智能技术在教学中的深度应用;四是强化“三位一体”联动机制,不断提升课程吸引力与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评课活动结束后,学院及时召开工作推进会,组织院级督导、系主任及教研室主任等就后续整改提升工作进行了部署。学院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全面梳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提升空间,进一步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持续推动教师教学能力与课堂教学质量“双提升”,不断提升课堂育人实效和人才培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