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黄忠廉教授来我院讲学

发布者:外国语学院办公室发布时间:2023-04-18浏览次数:219

417日下午,应外国语学院邀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黄忠廉教授在圆楼202室为我院师生做了题为《新表新填法》的学术报告。院长岑海兵出席报告会,报告会由副院长郑友阶主持。

黄忠廉教授解读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23年度课题指南》发生的新变化,分析并讲述了2021年以来项目申报过程中的误区和具体问题。他以“中俄符号景观“译+制”双重机理融会研究”课题为例,对申报书各个板块的填写分别进行详细说明,深入探讨了如何提高申报书填写质量。黄教授结合自己高级别项目申报和评审的经验,以及对众多的成功立项课题的梳理研判,分享了独到见解和宝贵建议。他强调,申报书的填写既要注重内容的专业性,也应具备形式的规范性和审美性;申请人既要练好科研基本功,训练提升洞察力和归纳、分析、综合能力,也要有同理心、明世事和人事、学会换位思考。

在交流互动环节中,黄教授针对与会老师提出的在项目申报和评审中遇到的问题逐一进行了悉心指导和耐心答疑。

副院长郑友阶对黄教授莅临我院讲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指出,黄教授以长者、学者、项目申请人、和评审专家的多重身份,从宏观到微观深入透彻地分析讲解高级别项目申报书填写的技巧方略和注意事项。报告充分体现了语言学、逻辑学、认知学、美学、哲学等多学科的高效融合,让与会师生体会到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为我院师生的学习研究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和建议,对我院的高级别项目申报立项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除我院师生外,本次报告会还吸引了湖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五位教师专程赶来参与。

 

专家简介:

黄忠廉,博士,二级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博士生导师与博士后协作导师。专攻变译理论、科学翻译学、应用翻译学、理论翻译学、翻译史、汉译语言、汉外对比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翻译理论发展史研究”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科项目6(重大1项,重点1项,一般4),部级7项,出版学术著作、译作32部,主编丛书7套,发表学术论文370余篇,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务院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议组成员;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翻译学科委员会副主任;“全球俄汉互译大赛”创办人;获第六届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成果奖。


(图:叶飞  文:艾娟)